首页
笔下书院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1章 东宫隐忍

      “我周为天下之主,王幾之地沃野千里,人口众多……”

  王子友瞥了荣伯廖一眼,转向小宰忽问道:“小宰,父王统治多年,国库殷实,难道也无法承担?”

  “友王子,您参与官联不久,不清楚我周情况。”荣伯廖嘿然一笑,“国库早已告罄……”

  “你说国库告罄了?”王子友无比错愕,连忙向兄长投以询问眼神。

  太子安微微点头,当初他被告知宗周财政情况后,也像王子友般吃惊。

  三十多年前,天子初登基,发现宗周衰微,财源不济的根本缘由。于是,天子不惜背上暴君之名,不顾保守势力反对,积极进行革典。

  最终镐京发生大暴动,父王仓惶出奔于彘,革典宣告失败。

  十多年前,年轻的太子承蒙太史伯阳甫教诲,也了解到宗周衰微的根本缘由。

  “百余年间,王畿土地和人口不断分封给各大卿士,以至于天子所掌控王田和国人越来越少,王师数量及战斗力不断下滑……”

  监国太子的脑海里,不断回荡着当年太史伯阳甫所说那一席话。

  彼时,太子安立下一个宏愿,他要继续父王未能完成之革典,改变周制,打造一个昌盛繁荣的大邦周。

  为此,他精心安排一系列谋划,而翌年在成周举行殷见之礼,则是决定东宫之谋成败的重要关键。

  殷见礼若展延,那么此前东宫诸臣所作努力,都会付诸东流水。身为监国太子,他的威望也会被严重削弱。

  “可是,当年父王辛勤治国,不是留下大量钱粮财帛?”

  王子友渐扬的声音,使得太子安从遐思中回过神来。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瞧,只见他的弟弟正处于激动之中。

  “岂有此理!简直岂有此理!”王子友震惊得无以复加。

  “荣伯,你身为地官大司徒,”年轻人十分急躁,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:“掌管我周财赋收入,你怎能够让国库告罄?”

  “友王子,您的指控未免过于严重,这些钱帛可不是孤所花。”

  荣伯廖有些不悦地抿起双唇,开口反驳道:“汝等东宫所筹备殷见礼,如此铺张浪费,不也在挥霍着陛下所留下钱帛?”

  “荣廖!你……”

  “友王子,此事非吾等所愿也!”小宰忽插话。

  “半年前,岐山发生地震。”他告诉王子友,“当时,摄政下发几十万石粮食用以赈灾。有鉴于周原祖庙,以及沿途周道损毁严重,摄政也让大宗伯与大司空主持修缮。”

  小宰稍作停顿,继续解释:“目下王师在南方的战事,加上翌年殷见礼之筹备,还有王廷杂七杂八的花销。若照如今速度,翌年秋收前,国库的钱帛金爰真要告罄!”

  一直保持沉默的单伯龚叔,突然开口:“这些年来,在摄政首肯下,益公和井伯热衷于戎事,秣马厉兵,不断东征西讨,积极扩张王师阵容。”

  他轻轻捋着胡须,淡淡地说,“加上两人对王师……还有各自族兵慷慨赏赐,想必也挥霍不少国库钱粮罢?”

  单伯龚叔话不多说,一开口往往一针见血。

  太子安注意到,当他提到益公蔑和井伯禹,谈及他们在戎事花费与族兵赏赐时,小宰忽和毕伯硕脸上微微变色。

  荣伯廖只是耸了耸肩,不置可否。

  “殷见之礼,事关我周之威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