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笔下书院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0章 殷见之礼(敬求推荐票)

      大邦周最后一次举行殷见礼,已是二十多年前之事。

  彼时,天子锐意变更周制,进行系列革典,国力逐渐强盛,遂于洛邑举行一场盛大的殷见礼。

  一时间,诸侯来朝,四夷臣服,加之国力强盛,大邦周颇有恢复成康之治的势头。数年之后,天子本拟再次举行,不幸遭遇镐京大暴动,殷见之礼遂告取消。

  自从伯和父摄行王事,东国诸侯多不臣服。他们以天子出狩,大邦周无君为由,暂停对宗周的觐见与纳贡,迄今已有二十年之久。

  两年前,太子安打着诸侯咸归,恢复大邦周辉煌之口号,在朝会上提出举行殷见礼,获得太师周公鼻、太保召公虎,以及诸多公卿百官鼎力支持。

  但是太傅益公蔑、大司马井伯禹一派不认可,他们以当前天子出狩,举行殷见违礼为由,提出强烈反对。

  双方争论不休,遂请教于周礼权威,德高望重的太史寮之首——太史伯阳甫。

  伯阳甫认为,自从天子出奔于彘,宗周许多以天子作为主体的礼乐仪式,一时间都变得无礼法可依。

  太史遂据周礼与史册记载,提出“从权乃慰,不从乃溃”的见解。他建议事从权宜,可由摄政以及太子二人,代表出狩彘地的天子,共同主持殷见之礼。

  对于太史的权威意见,伯和父予以认可,并交由太子全权负责筹备。

  于是,太子安以东宫之名义,遣使发出邀请,东国诸侯纷纷响应,整个宗周因此沸腾起来。

  “本次殷见礼,是二十年来前所未有之盛事。单伯所言极是……”

  荣伯廖稍稍思忖一下,才轻声道:“然举办这么盛大的朝觐礼仪,相信所耗费财幣也不少。”

  太子安听着,眉头微微一皱。他换了一个坐姿,身体徐徐坐直,双手环抱于胸前,面无表情地盯住荣伯廖。

  监国太子眼中所蕴含隐隐寒意,差点让大司徒说不下去。

  荣伯廖只能佯作不见,继续道:“孤大致估算了一下,假设出席的三十位诸侯,每位率五百至一千随从前来,加上畿内的采邑主及其随从,就有三万余人聚集洛邑。”

  他干笑了几声,又接着说:“一人月食一石半粟米,若是三个月,大概是四石五斗,三万人就要十四万石,恐怕会把两京存粮给食光。”

  “荣伯之言甚是,这还仅是基本开销。”小宰忽摸着下颌附和,“莫忘还有对朝觐诸侯的赏赐。”

  天子赏赐朝觐诸侯,是殷见礼重要内容之一,与礼仪中其它环节密切联系,不可分割。

  周礼规定,整个殷见礼包括郊劳、赐舍、戒期、受次、释币、觐见、三享、告听事、天子劳、赐车服、飨宾十一项主要活动。

  其中,又以天子对诸侯车服之赐,为整个活动中最为丰盛的一项。

  “光是车服之赐一项,”小宰忽指出,“需消耗车舆坊匠人不少材料,方能制造出三十多辆路车。”

  他对众人说:“而制造一辆路车,就足以抵消五辆戎车成本,这是一笔不小开销。”。

  天子有玉路、金路、象路、革路、木路五种路车。路者,大也,路车即大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