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笔下书院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4章 摄政称王

      伯和父践阼,代天子摄行王政当国,在彼时大邦周,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  但无论王廷公卿百官,畿内采邑主、东国诸侯,甚至身处彘地汾宫的天子本人,都保持一致沉默,无人出来反对。

  其实在彼时,太子安也保持沉默,或者说他根本不敢开口,不敢去反对这一个令自己感到无比畏惧的男人。

  就在伯和父摄政称王前一年,太子安在召公府内正式行冠礼。

  冠礼之后,周公鼻与召公虎就在王廷上,正式向公卿百官宣告,太子安尚活在人间,当年死者是召公幼子。这些年来,太子一直都隐匿在召公的府中。

  周公鼻与召公虎欲重新确立太子之位,却遭太傅益公蔑、大司马井伯禹一派大力反对,他们强烈质疑太子安身世。

 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时,伯和父却一锤定音,直接承认太子身份,将他迎回东宫,并对天下宣告大邦周太子归来。

  故对于摄政伯和父,太子安态度异常复杂。

  一方面,他是打从心里,对这个支持自己入主东宫的男人,感到十分感激。但另一方面,他内心又对这个敢于悍然摄政称王的男人,感到一定程度猜忌。

  这时候,太子安终于能体会到,当年先武王崩后,周公旦摄政称王时,成王心中的复杂情绪。

  尤其看到伯和父在所下诏书,或各类训话中,使用“若曰”二字,他的心中更感到不是滋味。

  依据周礼,“若曰”二字仅用于天子训诫诸侯群臣,宗周各类文献,也是作如是使用。唯一例外者,是记载周公旦训话时,也用“若曰”一句。

  这是因为昔日周公摄政称王,代行王政之故。

  如今,伯和父训话也使用“若曰”,这就意味着代行王政的他,地位可与当年的周公比肩。

  僭越……太子安在心中怒骂,普天之下,惟有父王……还有孤,才有资格使用“若曰”,这是彻底违礼,僭越之举!

  但太子还是非常违心,公开表示支持伯和父摄政。

  这时的大邦周,正处于风雨飘渺之际。太子安认为在自己掌权之前,也惟有伯和父一人,能挽救宗周之命运。

  也惟有伯和父一人,才有压制那一群贪婪采邑主的气魄与手腕。

  “二三子,给孤二十年,孤将还汝等一个辉煌大邦周……”

  彼时,在伯和父升任摄政仪式上,他说出这一句豪言壮语,深深地震撼了太子安。从伯和父身上,他仿佛看到当年父王的身影。

  摄政!汝用了十三年,接下来七年……交给安罢!

  太子安与东宫谋士制定一系列谋划时,他不断强调避免与伯和父发生直接冲突。他要尽量用温和的方式,让这位年迈的功臣体面下台。

  若非局势逼不得已,太子安是绝对不会,也不愿与伯和父公开对抗。

  其实在监国太子内心,他更希冀不需对抗,就顺利完成权力过渡,这也是他坚持举办殷见之礼的重心所在。

  “夫君,这是一个圈套!”妻子严峻的声音,打断他的思绪。

  “一个圈套?”太子安盯着她的眼睛,一字一顿地复诵。

  门外突然吹来一阵刺骨寒风,吹得监国太子浑身毛发直竖,瞬间他也清醒了不少。

  太子安声音有些微哑的问:“夫人言下之意……”